ho模型与李嘉图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提问人:秦静远 回答:10 浏览:16408 提问时间:2011/3/30 17:57:06 到期时间:2011/4/9 17:57:06 悬赏分:0+5+20
ho模型与李嘉图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H-O模型强调各国所拥有的要素秉赋比例不同,,个别产品生产所需的要素比例也不同,因此又称为要素比例模型(Factor proportion Model)。
本模型建立在各国资源禀赋以及产品特性的基本差异上,Heckscher与Ohlin认为每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丰富程度并不相同,不同的产品生产时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也不相同,在这种情形下,一国若是生产某种产品,其密集使用了国内较为丰富的生产要素,便可以在生产此种产品时拥有比较优势。 回答者:王蕾 2011/3/30 19:50:13
|
李嘉图模型里由于只有一种要素,所以机会成本不变, 比较优势产生于技术差别; HO模型里有两种要素,各自适合于不同的部门,所以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比较优势产生于要素禀赋差异.
回答者:杨慧 2011/3/31 16:03:19
|
李嘉图模型里由于只有一种要素,所以机会成本不变, 比较优势产生于技术差别; HO模型里有两种要素,各自适合于不同的部门,所以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比较优势产生于要素禀赋差异,特定要素模型里机会成本也是递增的,因为流动要素只有一种,而其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此,当不断释放生产X的劳动力去生产Y时,随着Y产量增加而X产量减少,Y的边际产品减少而X边际产品增加,使得生产Y的机会成本逐渐增加,即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外凸的,至于比较优势应该跟HO模型一样吧。
回答者:杰 2011/4/2 22:54:48
|
李嘉图模型里由于只有一种要素,所以机会成本不变, 比较优势产生于技术差别; HO模型里有两种要素,各自适合于不同的部门,所以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比较优势产生于要素禀赋差异,特定要素模型里机会成本也是递增的,因为流动要素只有一种,而其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此,当不断释放生产X的劳动力去生产Y时,随着Y产量增加而X产量减少,Y的边际产品减少而X边际产品增加,使得生产Y的机会成本逐渐增加,即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外凸的,至于比较优势应该跟HO模型一样吧。
回答者:陈国元 2011/4/3 8:18:00
|
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网上搜索以下
回答者:吴虹雨 2011/4/3 8:24:55
|
不知道,我不是学这个的
回答者:陈小莉 2011/4/3 8:28:45
|
区别中有联系
回答者:陈大海 2011/4/3 8:31:21
|
我是为了积分而来的,不要鄙视我了,我是真没钱额。不是这个专业的,不好意思
回答者:李远恒 2011/4/7 22:59:13
|
不好意思我也是为积分来的,但我觉得遇到问题你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他就对了!加油!
回答者:周丽丽 2011/4/8 14:06:32
|
谁懂的说具体点啊,我也想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回答者:张怡燕 2011/4/9 11:4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