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期] [未解决]
你怎样理解消费者剩余?
提问人:金泽华  回答:11  浏览:3980  提问时间:2010/3/22 19:36:49  到期时间:2010/3/27 19:36:49  悬赏分:10+5+20
萨缪尔森的微观经济学理的
补充问题 我来回答
此问题的回答(11)
天涯
网上查查吧
回答者:天涯  2010/3/23 6:39:01
葛寿净
shangwang
回答者:葛寿净  2010/3/23 20:00:50
青春
消费者为取得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回答者:青春  2010/3/23 22:45:18
周小杰
感觉就是一种心理感受
回答者:周小杰  2010/3/24 10:41:01
曾石存
消费者剩余,主要是经济膨胀,导致的。
回答者:曾石存  2010/3/24 18:39:43
刘峰
这和经济的状况有关啊!
回答者:刘峰  2010/3/24 21:27:33
朱华
剩消费者为取得一种产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回答者:朱华  2010/3/24 23:04:22
李晓亮
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产生差额的原因在于: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需求曲线图),消费者剩余的货币价值可以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衡量。消费者剩余的定义阐述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纽约大学教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买者卖者都希望从市场活动中获得收益:一个叫“消费者剩余”;一个叫“生产者剩余”。两者相加,叫“市场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一买者的实际支付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一卖者的实际成本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实际成本
  任何人付出货币,无外乎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满足需要,花钱买个称心如意;二是买个合算,不光使用遂心,而且可以发挥更大效能。比如手机,就花3500元买个三星,不仅通话方便,而且可以录音、拍照、摄像、发彩信,给用户带来许多好处。而对生产者来说,每卖出一个手机就赚了一笔,资金快速回笼,便于再投入下一轮的开发。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心理:“买就赚”,“赚就卖”。有消费者剩余的机会就抓住。市场的总剩余就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消费者与生产者是一对孪生兄弟。这对“孪生兄弟”具有心灵感应:一个感冒,另一个就会打喷嚏;一个开心,另一个梦中都会发笑。
  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参照《经济学演义》一书作者张世贤的比喻,来作一个更生动的说明——消费者剩余是买者为购买一种商品愿意支付货币量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的节余部分。
  就举买电脑的例子吧。虽然都知道威力公司的笔记本质量和性能不错,但是,愿意支付的价格是有差异的,甲愿意出9000元的价格买天想电脑;乙觉得商家不会骗他,愿意出8700元;丙愿意出8300元;丁只愿意出8000元成交。假如现在威力公司就只有l台笔记本电脑可卖,由4位买者竞价,最后的胜出者肯定是甲,当他以8750元买到这台电脑的时候,他的额外收益是多少呢’比起其他笔记本厂家愿意出的9000元来,他还得到了250元的“消费者剩余”。
  假如现在有4台联想电脑出售,为了使事情简单化.就统一以8000元的相同价格卖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丁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之外,其他几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得了消费者剩余。其中最多的当然是甲方,他获得了1000元的消费者剩余,乙方获得了700元的消费者剩余,就连丙也获得了300元的消费者剩余。这样算来,4台联想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剩余之和是2000元。实际上丁方虽然没有获得消费者剩余,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吃亏,因为他没有以高于自己愿意的价格去支付购买。
  生产者剩余也是同样的道理。
  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就是生产者剩余,说白了就是企业赚的利润。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各家计算各家的成本,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够获得较多的生产者剩余。假如现在有3家电脑供应商,IBM的成本是7800元,联想的成本是7500元,天想的成本是7000元,如果都按照8000元的价格出卖,那么他们出售1台电脑将分别获得200元、500元和1000元的生产者剩余。同时,如果这些企业采取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成本进一步下降,那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消费者剩余也好,生产者剩余也罢,其实都是消费经济学的概念,它所表示的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
  消费者剩余是买者在购买过程中从市场上得到的收益;生产者剩余是卖方在出售过程中得到的收益。
  前者可以定义为: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一买者的实际支付
  后者可以定义为: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一卖者的实际成本
  当我们把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加在一起时,可以得出:总剩余=买者的评价一买者的实际支付+卖者得到的收入一卖者的实际成本
  由于买者实际支付的等于卖者实际得到的,二者互相抵消,就可以简写为:总剩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实际成本

消费不仅仅局限于商品(包括劳务),还包括时间。商品和时间是消费过程中两种对称的要素,它们是消费者效用的共同来源。也就是说,我们若从“生产”的角度看消费,消费者是用商品和时间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得到效用。那么图1中三角形DP`E并非消费者获得的额外的效用或剩余,而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的价值。更确切地说,梯形DEQ`O表示消费者消费Q`数量的商品过程中所获得的总效用,其中P`EQ`O为商品的价值,DP`E 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生产”成本即消费时间的价值。
  我们可以类比生产过程来说明这一观点。假设用劳动和土地两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则在图1中,横轴表示劳动,纵轴表示工资,DD为劳动需求线,则梯形DEQ`O为厂商收益即全部要素收入,其中矩形P`EQ`O为劳动收入即工资,三角形DEP`为土地的收入即地租。若认为土地不创造价值,则DEP`为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剩余收入;若认为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则DEP`为土地的要素收入。同样的道理,若认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没有价值,则 DP`E 为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中所获得的效用剩余;若承认消费时间的价值,则 DP`E 为消费者自身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效用,而并非消费者所获得的剩余。
  可见,传统理论之所以得出消费者剩余的结论,是因为没有考虑到消费时间在消费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说不承认消费时间的价值。若承认消费时间的作用和价值,则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剩余,所谓剩余,不过是消费时间的价值罢了。

继某种品牌的彩电一再大幅降价引起震动之后,6月上、下旬和七月中旬,九大彩电企业先后在广州、南京和香港举行峰会。行业沙龙也好,价格联盟也罢,看来是卖方应对市场局势的背水一战。不过,如果停留在对“行业自律价”的协商串谋,未必就是走出窘境的正道良策。在 6月底的《新视点》中,学者对此已作了多方透析。结合同期短文所载有关“消费者剩余”的阐述,相互参照,反复咀嚼,又有一些新感受。 
  价格卡特尔,毕竟是市场经济的历史陈迹。反不正当竞争,反行政性垄断,终将成为改革开放的发展主流。涉及买卖行为的是广袤的供求格局。对付内部协定达成的垄断,首先还是会从它们的内部私下突破。比如,彩电零售标价仍然都是 4500元,而以某种优惠和折扣,最终有的却以 3888元成交。在批发环节也可仿此办理。这样总有不止一个的顾客庆幸拣了便宜,用百年前 A.马歇尔老夫子的语言,就是捞到一份“消费者剩余”。只不过,一旦捞不到这份“消费者剩余”的顾客愤愤于“价格歧视”,“需求弹性”将会拉大。最终摧垮这种价格卡特尔又将成为买方的共识。看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转化成潜在顾客的预期收入,却助长了群体的徘徊观望、持币待购。为了争取顾客,厂商在“产品差异化”上下工夫,多功能、数字化,以期从新款式上为买方带来“消费者剩余”。不过,款式更新过快,顾客眼花缭乱,持币待购更多。 
  不是以低价向乡下扩展新用户,而是以高价向市里推销新产品,又碰到拥有几台彩电户“边际效益递减”的困扰。“即将涨价”信息的发布只能激活于一时,机关算尽太聪明,吃亏的不久又转到卖方这一边。 
  让我们把视野转到服装百货。临街地摊,时令夏装 1套标价 50元。男士驻足,弯腰翻看;女友不顾,嗤之以鼻,于是二人挽手竟去。来到精品时装公司,女友驻足端详模特,时令夏装 1套的标价却是 500元,于是男士慷慨解囊,以 480元买回。一个是标价 50元愿出 50元后来未买,一个是标价 500元愿出 500元后来只花 480元成交,似乎是后者多出一份“消费者剩余”。转身得知,两处的货色并无差异,仅仅是后者采取了“价格加圈战略”而已。退货不成,佯作镇定,只好以“一分钱一分货”自我解嘲,借用 L.J.萨维奇的“最小遗憾标准”,加大对到手夏装的心理评价,这就是以主观欲望满足程度计算“剩余”正负的极大弹性范围。 
  或者认为:“用高定价来弥补销售量少的亏损是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这对正常运作的市场机制是真理,而对遭到扭曲的市场环境,还有待于观察与证明。卖方结盟,买方观望,既可造成“消费者剩余”的预期;卖方割肉,买方拒吃,又会丢掉“消费者剩余”的享用;卖方愿打,买方愿挨,则将出现“消费者剩余”的虚构。尤其在请客、送礼、行贿的时候,购买者和消费者异位,“消费者剩余”往往错估到离奇的地步。可怕的是,对正常运作市场原理的搬运,助长了对扭曲变态市场可靠程度的轻信。供求双方的磨合固然是经济行为,却需要多方的帮忙不添乱,包括行政干预、法律制裁和道德基础的协同。

回顾以往的分析,把宽带市场发展的问题归结于“用户的需求不旺”比较普遍 ,但是针对这个词运营商难以制定细致的对策。 
  根据IDC中国最新的调研,全球的宽带市场的总体趋势是:2005年全球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2.06亿。从2002年到2005年保持至少50%以上的迅速增长。中国宽带市场呈现增长,但增长率正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这趋势将会继续延续,至2010年将低于10%。这些数据无疑值得业界深思。 
  IDC还就客户支出现状对中国的主要城市进行了调研,研究显示:中国用户在宽带接入上的支出没有明显的增长,而客户支付意愿是影响宽带接入增长的瓶颈因素。 
  IDC中国电信研究部高级分析师杨峰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我们把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做一个对比,根据运营商上市公司年报,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收入相加是625亿元,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的宽带服务收入(含宽带接入及相关应用收入)相加仅为356亿元,后者存在巨大挖掘潜力。我们以用户目前应用最广的音频视频服务为例,调研中超过75%的用户不愿意为自己使用的宽带多媒体服务付费,还有曾经付费的用户放弃了付费服务。因此,用户的付费意愿低下是掣肘宽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何会出现支付意愿的“空洞”?因为现有宽带服务内容不能有力激发用户支付意愿。目前,运营商已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单纯依靠接入费不能拉动市场增长,宽带应用是最主要方向。而如何打造高质量宽带应用还有待探索。IDC提出的更为细化的制约宽带市场发展的原因—用户支付意愿的低下和将客户通信需求分成四个阶段的需求模型颇具意义。当然,下一步业界会更加期待综合改善中国宽带用户支付意愿的策略建议。 
  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马歇尔从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出所谓“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范里安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剩余的几种计算方法。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1977年a.k.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内在规模经济引进一般均衡模型,推出了市场考虑最适度边际利润而社会考虑消费者剩余的结论。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消费者的地位 
  1.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法国重农学派布阿吉贝尔认为:“所谓富裕,不是别的,只是一种大量的消费,也就是说一种极大的财富。”斯密说: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而生产者的利益,只在能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应当加以注意。这一原则是完全自明的,简直用不着证明。但在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几乎都是为着生产者的利益而被牺牲了;这种主义似乎不把消费看作一切工商业的终极目的,而把生产看作工商业的终极目的。萨伊也认为:“所有产品迟早总是拿来消费。其实,生产它们完全是为消费。” 
  马歇尔指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暂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导向型经济转化为需求导向,而需求导向,首先是消费需求。 
  2.增加消费者剩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社会经济行为主体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类。消费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是由现代社会分工体系引发并决定的。消费者权益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豪斯曼(jerry. a. hausman)认为,社会利益主要由消费者利益决定。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保护消费者权益集中体现在增加消费者剩余方面。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增进他们的经济福利,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欧盟《罗马条约》假定消费者是条约所要实现的经济目标的最终受益者。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消费者主权的经济。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经济是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的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编辑本段]影响消费者剩余的主要因素
  1.垄断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西方经济学认为,垄断导致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技术上的低效率。垄断不仅使消费者剩余向生产者剩余转移,而且还涉及制造和竭力防止这类转移的成本。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作为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必然造成较低产量和较高价格,使消费者剩余减少,并造成社会性损失。这种福利损失也称无谓损失,是指实际收入的损失,或由于垄断、关税、配额或其他破坏所引起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损失。产业组织理论给出了垄断定价导致社会福利净损失的证明。 
  2.政府规制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政府规制一般都有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但在实际过程中却往往偏离这一目标。这主要是因为每一项规制措施出台的背后都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奥尔森提出了著名的“集团规模”理论。他认为,政府对某个产业的监管从设计到实施都首先从被监管对象的利益出发,并非从全民或公共利益出发。依据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规制政策以牺牲大集团的利益为代价而保护小集团的利益。斯蒂格勒提出“监管市场”理论,认为所有的监管安排同样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政府对产业的监管调控进程往往为少数存在利益相关性的企业所左右。他认为,经济管制主要不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有效和仁慈的反应,而是行业中的一部分厂商利用政府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种努力。peltzman(1976)认为,产业部门比消费者更有积极性去影响政府决策。私人利益理论认为监管的存在是为了私人团体的利益,监管者本身也是自利的,他们在监管活动中会不断追求政治支持的最大化。规制俘虏理论认为,监管常常遭到被监管者的“捕获”,意即监管常常为被监管者的利益服务。佩兹曼认为,小的利益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它们能比大集团表现出就某项规制政策的更强烈的偏好。由此,规制将倾向于保护小的利益集团,而以牺牲更大团体的利益为代价。 
  卡恩(kahn,1988)以美国交通规制为例,论证了规制机构越多导致规制效率越低的问题。据波斯纳估计,政府用于民航业的管制成本一年大约占到该行业营业额的20%。 
  3.寻租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寻租与消费者剩余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冯(fung)分析了“对人为剩余的寻求”,这部分剩余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消费者剩余,其二是生产者剩余(fung,1987)。parente和prescott研究发现,如果要素提供者合作成为下游厂商的垄断供给者,使均衡产出是应用较差的技术以较低的效率实现,将使穷国相对更穷,而消除垄断权力会使相关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提高2倍以上。在转型时期,中国国有企业存在政企合一的特殊现象,政府、厂商和消费者三方满意的均衡点是找不到的,而几乎所有的成本都由消费者承担。 
  4.税收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不合理的税制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超额负担问题是西方财政理论中最古老的问题之一,杜标特(j. dupuit)在1844年的著作中已经进行了论述。到20世纪初,西方财税理论界开始用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来分析超额负担问题,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马歇尔式超额负担理论。其核心是以消费者剩余理论为基础,说明课税扭曲了被课税商品与其他商品的消费选择,并由此造成超额负担。阿诺德·c·哈伯格在《公司所得税的归宿》(1962年)中提出了“三角形”超额负担理论,并进行数理推导,得出了在线性需求曲线条件下测定超额负担的计算公式。 
  5.国际贸易和关税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一个国家不一定能真正从贸易中受益。一般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竞争,增加商品和服务的可选性,从而使消费者受益。如果消费者从国外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得到的利益大于国内生产者所遭受的损失,即国内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大于国内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那么进行贸易就是有利的。通过贸易自由化,一个国家可以获得本国由于资源或技术限制而无法生产的产品,从而可以提高国内福利水平。进口税变化对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损益均有影响。brander和spencer开创了战略性进口贸易政策的研究。他们假设生产完全替代品的一本国企业与一个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进行竞争,则关税一般会提高本国福利。但在配额下,政府把进口特许权发放给某些厂商,使其获取高额利润。由于进口数量下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厂商超额利润与政府收入之和,从而出现净福利损失。还有学者认为,在贸易政策中,关税设置本质上是损人利己的,它违背了帕累托标准,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整体上的效率损失。 
  6.产权制度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产权制度对消费者剩余是有影响的。诺思认为,国家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组织,它不可能超越各种社会利益集团而追求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始终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产权,“即使对历史和当代世界作一般的考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效率’的产权是常态而非偶然。”在中国,企业产权扭曲度变动的福利效应与它是否会导致恶性竞争定价有关。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扭曲,使消费者行为约束弱化,消费者行为约束是“软约束”。有人认为,没有理由认为,与私有产权相比,公有产权在资源配置方面一定足无效的。一般情况下,私有产权的高效性主要表现为所有者剩余的最大化,但它往往会侵蚀资源的其他剩余,比如劳动者剩余或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和价值悖论
  (一)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愿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概念是马歇尔提出来的,他在《经济学原理》中为消费者剩余下了这样的定义:“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决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因此,他从购买此物所得的满足,通常超过他因付出此物的代价而放弃的满足;这样,他就从这种购买中得到一种满足的剩余。他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以称为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因为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而实际付出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即市场价格。下面,我们以茶叶的需求为例,说明消费者剩余。如果茶叶价格为每磅20先令,某个消费者只愿买1磅;如果价格再下降为14先令时,他将买2磅;如价格再下降为10先令时,他将买3磅。价格继续下降,这个消费者的购买量也继续增加,价格为6先令,他买4磅,价格为4先令,他买6磅,价格为2先令,他买7磅,2先令是他实际支付的价格。在茶叶价格为每磅20先令时,他恰她买1磅,这表明,他从购买1磅茶叶中所得到的和把20先令用于购买其他商品所得到的满足是相等的。当茶叶价格从20先令下降为14先令时,他买了2磅茶叶,在他看来,他花了28先令(14+14)至少得到了34先令(20+14)的满足,他的消费者剩余是6先令(34-28)。当价格为10先令时,他买3磅,这就是说,这个消费者用30先令购买了3磅茶叶,在他看来,其中第一磅茶叶值20先令,第二磅值14先令,第三磅值10先令。3磅的总效用为44先令(20+14+10),而他只花了30先令。这时他的消费者剩余为14先令。依此类推,当价格最后降为2先令时,他买7磅,这7磅茶叶共值59先令(20+14+10+6+4+3+2)为他的效用总额。这个总数超过他实际支付的货币额(59-14)先令,就是他的消费者剩余。
  (二)价值悖论
  边际效用理论还可以解释经济学中著名的“价值悖论”。价值悖论(paradox of value)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很小,但价格却很高(如钻石)。这种现象与传统的价格理论不一致。这个价值的悖论是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直至边际效用理论提出后才给予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水给我们带来的总效用是巨大的,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但我们对某种物品消费越多,其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也就愈小。我们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后一单位水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反,相对于水而言,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由于我们购买的钻石极少,所以,它的边际效用就大了。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分配收入的方式是使一切物品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人们也是根据这一原则来把收入分配于水和钻石上的:钻石的边际效用高,水的边际效用低,只有用钻石的高价格除以其高边际效用,用水的低价格除以其低边际效用,用于钻石和水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才能相等。所以,钻石价格高,水的价格低是合理的。或者说,人们愿为边际效用高的钻石支付高价格,为边际效用低的水支付低价格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正在于“稀”的物品边际效用高。
回答者:李晓亮  2010/3/25 16:51:03
宁忠民
消费与经济紧密相联
回答者:宁忠民  2010/3/25 18:19:15
熊春
消费者愿意发的钱
回答者:熊春  2010/3/25 21:29:49
梁松辉
要有购买某种商品的愿望并且具有购买该种商品的能力!
回答者:梁松辉  2010/3/27 16:50:37
同类快到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