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期] [未解决]
什么是汉语言学啊
提问人:a  回答:22  浏览:3115  提问时间:2009/10/17 20:05:46  到期时间:2009/10/22 20:05:46  悬赏分:0+5+20
什么是汉语言学啊
补充问题 我来回答
此问题的回答(19)
liuxiangfeng
就是汉语知识吧
回答者:liuxiangfeng  2009/10/17 22:28:29
王镜
老外学的吧
回答者:王镜  2009/10/18 10:03:09
何明敏
就是汉语知识吧
回答者:何明敏  2009/10/18 13:22:25
daocaoren
就是汉语知识吧
回答者:daocaoren  2009/10/18 13:26:44
平步青云
就是汉语知识吧
回答者:平步青云  2009/10/18 16:02:08
樊兴华
就是用汉语表达的一系列语言、文字等
回答者:樊兴华  2009/10/18 16:12:41
牛海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回答者:牛海  2009/10/18 16:13:31
李军
就是用汉语表达的一系列语言、文字等
回答者:李军  2009/10/19 11:00:33
陈凤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回答者:陈凤  2009/10/19 11:01:32
老玉
就是用汉语表达的一系列语言、文字等
回答者:老玉  2009/10/19 12:53:13
王阳
有关于汉字以及其组成的知识系统的一门科学
回答者:王阳  2009/10/19 13:24:44
赵林飞
就是用汉语表达的一系列语言、文字等
回答者:赵林飞  2009/10/19 17:16:28
李武英
就是用汉语表达的一系列语言、文字等
回答者:李武英  2009/10/19 21:35:40
陈天琪
就是用汉语表达的一系列语言、文字等
回答者:陈天琪  2009/10/19 22:23:26
李莫莫
看看下面的介绍吧!汉语言学应该是下文各个大类的总和:
汉语语言学:
1.汉语总论类:
1990-36.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该语系的诸种语言在语音上较之别种语言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
此外还有别种语系所没有的特殊的类别词,即量词.
1987-29.从结构类型上看,汉语属于:A.屈折语B.粘着语C.孤立语D.复综语
1989-16.汉语的语言结构类型属于:A.孤立语B.屈折语C.粘着语D.复综语
1993-24.按结构类型划分,汉语属于:A.屈折语B.粘着语C.孤立语D.复综语
2001-36.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曾先后叫做官话,国语和普通话.
1998-31.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003-30.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991-48.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古代汉语类:
(1)音韵:
①音韵学基础:
1991-46a.音韵学中的字母指的是声母的代表字.
1999-33.古音三十六字母的"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
1987-28.汉语音韵学中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分别代表发音部位上的喉,牙,舌,齿,唇五类辅音.
1998-51.唐宋时期的三十六字母按照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半舌和半齿等七类.
1989-14.音韵学中押韵的"韵"是指:A.韵母B.韵腹和韵尾C.韵腹D.韵头和韵腹
1998-33."真文元寒删"一组字都是:A.全浊声母字B.入声字C.合体字D.平水韵韵目字
1989-55.传统音韵学的"四呼"中,"齐齿呼"指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撮口呼"指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1994-34.历史上先后用来标注汉语语音的方法主要有譬况,直音,反切.
②语音史:
1998-52.研究上古音主要依据古代韵文资料,汉字谐声偏旁和古书中的文字通假.
1997-35a.通常所说的中古音指魏晋——两宋时代的语音,一般以《切韵》音为代表.
1996-35.中古调类在普通话中演变的主要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
1998-22.普通话的去声字包括中古的:
A.全部去声字B.大部分去声字及全浊上声字,次浊入声字和部分清入字
C.大部分去声字及全浊上声字,次浊入声字和部分清入字
D.清去字,浊去字,全浊上声字,次浊入声字和部分清入字
③古书中的读音:
1999-34."破读"是古人用改变字词的读音来区别不同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
1999-51.《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说"的注音是yuè.
(2)词汇:
①词义的发展演变:
1993-22.汉语的"江"原指长江,"河"原指黄河.现在"江,河"泛指一切江河,它属于:
A.词义扩大B.词义转移C.词义缩小
1993-26."行"字的本义是:A.行走B.道路C.行列D.品行
1998-31."贰"的本义为:A.副的B.不专一C.不一致D.重复
②词语训释与古籍阅读:
2002-16.《左传·宣公十二年》:"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句中"讨"的意思是治理.
2002-17.《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饮酒酣,曰:'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奏"的意思是弹奏.
1998-3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一句中"相"的意义和用法与下列哪一句中的"相"相同:
A.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B.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C.人主无贤,犹无相,何伥伥.D.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
1987-3.解释下列古汉语语句中带点的词:(每个0.5分,共3分)
使者致弊(《庄子·让王》)
故人无师法而知则为盗,勇则为贼(《荀子·儒效》)
不愤不发(《论语·述而》)
则千里虽远,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有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荀子·修身》)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989-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5分)
我以身代君,以被重创,若身死君全,陨没无恨.(《三国志·曹髦传注》)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三章》)
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韩非子·五蠹》)
2001-三,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并解释带点的字词.(10分)
景公过(探望)晏子,曰:"子宫(房屋,住宅)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推辞,不接受)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通晓,熟悉)市,识(懂得,知道)贵贱乎 "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古代受过刖刑的人穿的鞋子)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 "对曰:"刑多也."景公造然变色(脸色,表情)曰:"寡人其暴乎!"于是损(减少)刑五.或(有的人)曰:晏子之贵踊,非其诚(真心)也,欲便辞以止多刑也.此不察治之患也.
(《韩非子·难二》)
2003-33.解释下面一段短文中加点的词.
春,曲沃武公伐翼,次(临时驻扎或住宿)于径庭.韩万御戎(驾驭战车),梁弘为右(车右),逐翼侯于汾隰,骖(辕马中边上的马)絓(绊住,阻碍)而止.夜获之(指翼侯),及栾共投.……秋,公子翚如(到……去)齐逆(迎接)女.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
(《左传·桓公三年》)
2002-a.
晋人归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荦.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荦,曰:"子其怨我乎 "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 "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 "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
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左传·成公三年》)
1."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的意思是:(3分)您不把我杀掉,而让我回国被杀,
这是您的恩惠.
2.解释"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纾:缓解,
排解惩:惩戒
3."首其请于寡君"所请求的事情是什么 (2分)在宗庙中根据家法杀人.
1989-2.标点下面一段古文并解释其中加点的字:(10分)
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而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
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
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吕氏春秋·不苟》)
③同义词辨析:
1996-22.古汉语中,跟"往"构成同义关系中一组词是:
A.去,之,适B.适,逝,如C.赴,之,到D.就,即,去
1998-48.古人对走路的动作区分较细,如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疾走日奔.
2001-44.在上古汉语中"哭"和"泣"的主要区别是哭是有声的哭,泣是无声的哭.
(3)语法:
1992-16.在"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这句话中,第一个"君"的用法是:
A.名词用作使动B.名词用如一般动词C.名词用作意动D.仍作名词用
1987-4.指出下列语句中带点的词属于词类话用中的哪一种用法.(3分)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用作意动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形容词用作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名词用作动词
1994-3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一句中,活用的名词是兄;动词的宾语是之.
1993-27."人立而啼"一句中,"人"字作:A.主语B.宾语C.状语
1995-40."此是之谓乎"中的"之"是代词,其作用是复指提前的宾语.
五,文字学:
1.文字总论:
1989-52.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表音和表义两大类.
1998-34."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一句的正确翻译是:
A.文字,只能记记姓名罢了,(没有多大用处)
B.文字,能够记记姓名就行了(用不着多学)
C.书本,只能记载姓名而已(用不着多学)
D.书本,只要能记载姓名就足够了(不用太复杂).
2.汉字学:
(1)汉字的性质:
1987-27.汉字是一种:A.象形文字B.表意文字C.表音文字D.意音文字
1991-16.汉字的性质是:A.音节文字B.语素文字C.象形文字D.形声字
1995-21.汉字属于:A.音义文字B.音节文字C.音节-语素文字
(2)汉字形体的演变:
1990-34.汉字形体演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到篆文,到隶书,再到楷书.
1996-53."关"的繁体为关,"斋"的繁体为斋.
1997-47."听"的繁体字是听;"义"的繁体字是义.
1999-30."丑恶"的"丑"的繁体字是丑.
(3)汉字的结构方式:
1993-45.传统分析汉字的方法称作六书,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990-38.六书中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的方法,因为后者不能产生
1989-53.汉字的构造法一般说来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
1996-21.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牧,题,意B.引,发,用C.集,更,表D.及,步,涉1998-49.会意字中的某个部分既表意,又表音,这种现象叫亦声.
1996-25.古人造字时采同"同声必同符"原则是指使用相同声符的形声字:
A.声母一定相同B.声调一定相同C.声母,韵母一定相同D.声调一定相同
1997-三,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它们分别属于无本字的假借,有本字的假借和本字后造的假借里的哪一种假借 后两种假借,要求写出本字.(5分)筒策,其他,花草,衰弱,莫如,皮球
无本字的:其,"箕"的初文,借为代词,无本字.莫,"暮"的初文,借为副词,无本字.
有本字的:策:本义指赶马的杆子,本字为"册".草:本义指栎树的果实"草(音造)斗",本字为"艹(小篆)".
球:本义指美玉,本字为"毬".
本字后造的:衰,本是"蓑"的初文,借为"衰弱"的衰,后来曾有后造本字"(病字头加衰)".
(4)字与字的关系:
1989-13."昏"和"婚"这两个字的关系是:A.昏是婚的简化字B.昏是婚的古字C.昏是婚的假借字D.两个不同的字1991-14."要"是"腰"这两个字的关系是:A.要是腰的简化字B.要是腰的古字C.要是腰的假借字D.这是两个不同的字1992-15."田"和"畋"这两个字的关系是:A.田是畋的简化字B.田是畋的古字C.田是畋的假借字D.两个字没有关系
(5)汉字的使用:
1990-37.古汉语书面语言中同音或音近的字可以通用,如女子出嫁的"归"(之子于归).可用为"赠送"(归孔子豚),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假借.
2001-43.《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而,是亦走也."中的"直"假借为只.
1989-54.通常人们所说的"错别字",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别字是指把甲字写成乙字.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歌,差不多没有布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做辙,押韵叫合辙.诗词种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种所谓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有叫做"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一致的;依照韵书押韵,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体诗,自然不一定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四声:古代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端掉.《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个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盟列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平仄:诗人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因为平声诗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胜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和微降),较短的.这样,他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
,那就是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交错的原则是:(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错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可以句中自对,也可以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原则,是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世纪上,名词还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实行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在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中那样随便.这个规则是:(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回答者:李莫莫  2009/10/20 20:06:03
老文
简单的说就是中国的各种语言
回答者:老文  2009/10/21 9:35:58
好久好
上网查查吧!
回答者:好久好  2009/10/21 18:32:25
张松
汉语言学就是研究中国汉语言的一门学科,包括古代汉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言学等方向。
回答者:张松  2009/10/21 19:58:31
xingfu711
2.汉字学:
(1)汉字的性质:
1987-27.汉字是一种:A.象形文字B.表意文字C.表音文字D.意音文字
1991-16.汉字的性质是:A.音节文字B.语素文字C.象形文字D.形声字
1995-21.汉字属于:A.音义文字B.音节文字C.音节-语素文字
(2)汉字形体的演变:
1990-34.汉字形体演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到篆文,到隶书,再到楷书.
1996-53."关"的繁体为关,"斋"的繁体为斋.
1997-47."听"的繁体字是听;"义"的繁体字是义.
1999-30."丑恶"的"丑"的繁体字是丑.
(3)汉字的结构方式:
1993-45.传统分析汉字的方法称作六书,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990-38.六书中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的方法,因为后者不能产生
1989-53.汉字的构造法一般说来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
1996-21.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牧,题,意B.引,发,用C.集,更,表D.及,步,涉1998-49.会意字中的某个部分既表意,又表音,这种现象叫亦声.
1996-25.古人造字时采同"同声必同符"原则是指使用相同声符的形声字:
A.声母一定相同B.声调一定相同C.声母,韵母一定相同D.声调一定相同
1997-三,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它们分别属于无本字的假借,有本字的假借和本字后造的假借里的哪一种假借 后两种假借,要求写出本字.(5分)筒策,其他,花草,衰弱,莫如,皮球
无本字的:其,"箕"的初文,借为代词,无本字.莫,"暮"的初文,借为副词,无本字.
有本字的:策:本义指赶马的杆子,本字为"册".草:本义指栎树的果实"草(音造)斗",本字为"艹(小篆)".
球:本义指美玉,本字为"毬".
本字后造的:衰,本是"蓑"的初文,借为"衰弱"的衰,后来曾有后造本字"(病字头加衰)".
(4)字与字的关系:
1989-13."昏"和"婚"这两个字的关系是:A.昏是婚的简化字B.昏是婚的古字C.昏是婚的假借字D.两个不同的字1991-14."要"是"腰"这两个字的关系是:A.要是腰的简化字B.要是腰的古字C.要是腰的假借字D.这是两个不同的字1992-15."田"和"畋"这两个字的关系是:A.田是畋的简化字B.田是畋的古字C.田是畋的假借字D.两个字没有关系
(5)汉字的使用:
1990-37.古汉语书面语言中同音或音近的字可以通用,如女子出嫁的"归"(之子于归).可用为"赠送"(归孔子豚),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假借.
2001-43.《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而,是亦走也."中的"直"假借为只.
1989-54.通常人们所说的"错别字",错字是指写得不成字;别字是指把甲字写成乙字.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歌,差不多没有布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做辙,押韵叫合辙.诗词种所谓的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种所谓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有叫做"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和谐.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一致的;依照韵书押韵,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体诗,自然不一定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四声:古代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端掉.《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个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盟列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平仄:诗人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因为平声诗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胜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和微降),较短的.这样,他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
,那就是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交错的原则是:(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错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可以句中自对,也可以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原则,是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世纪上,名词还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实行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在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中那样随便.这个规则是:(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回答者:xingfu711  2009/10/22 19:33:24
同类快到期问题